法華寺的午後

此為山路曠入選1940年(昭和15年)第三回府展西洋畫部的作品:〈法華寺的午後〉。法華寺肇建可追溯至明鄭末期,原為來臺舉人李春茂(?-1675)居所,參軍陳永華(1634-1680)將其命名為「夢蝶園」。1684年(清朝康熙23年)修葺,供奉釋迦摩尼佛,始改名為「法華寺」。之後亦曾修整多次,大戰時臺南曾被美軍轟炸,法華寺也受波及,直到戰後1959年,才改採水泥仿木建築重建。 畫家描繪的是1940年代法華寺內一景,利用透視手法,自畫面右方幾個大小不盡相同的盆栽,連至廊柱,再到後方拱門的構圖安排,整體有無限延伸之感。於此畫中亦可看到畫家捕捉瞬間的午後光影,陽光由右側照入,灑在走廊、延壽橋上,光影錯落有致,展現出古寺幽靜的氛圍。近年,延壽橋因年久失修加上天災,拱廊已被拆除,只剩橋墩上水泥鋪面,已不復當年。

識別號
CA13_130_P074_364_w_f3

作品名稱(原文)
法華寺の午後

作品名稱(中文)
法華寺的午後

創作者
山路曠

落款
昭和十五年 □作

時間類型
創作時間

時間資訊
1940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法華街100號

展覽名稱
府展

屆數
第3回

年代
1940年(昭和15年)

畫部
西洋畫部

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會場
教育會館

展示間
待考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臺灣總督府

撰寫者
吳梓菱

資料來源
1.黃冬富,《日治時期官辦美展臺南在地藝術家(含臺、日籍)研究:結案報告書》,台南市美術館,中華民國108 年10 月07 日。
2.臺灣總督府,《第五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43。
3.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詩畫類第三版次 拾碎錦囊(五十八)》,網址:1905-09http://203.71.53.17:8085/twhannews/user/query_detail.php?dno=3408&no=22&tp=qadv(點閱日期:2021-11-14)
4.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志乘類第一版次 臺南名勝志(五)/夢蝶園》,網址:http://203.71.53.17:8085/twhannews/user/query_detail.php?dno=112676&no=4&tp=qadv(點閱日期:2021-11-14)。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