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薯

此為1935年(昭和10年)第九回臺展東洋畫部高銘村入選作:〈キャッサバ〉。「キャッサバ」即樹薯(木薯)。高矮不一的樹薯分散於畫面間,莖稈表皮粗糙帶有紋路,至莖頂連接掌狀全裂的葉片。各裂片呈倒披針形,於莖幹下半部細小分枝上還開有花朵。此作雖以層層相疊的葉片展現繁茂之景,但仍於樹葉間保留空隙,並於畫作左上角安排三隻姿態各異的蜻蜓,使整體畫面豐富卻不擁擠。樹薯可食用的部位為樹葉與土讓下的塊根,其可作為糧食或家畜飼料。在1902年日本引進新品種到臺灣試種後,高產量與好種植等許多優點,再加上日治時期物資缺乏的情況讓樹薯開始大量生產,更成為大多數人民日常的主食。高銘村應有注意到樹薯種植的普及,因此選擇有別於當時繪畫主流的取材植物,而以樹薯作為主題進行描繪。

識別號
CA09_057_P043_034_e_t9

作品名稱(原文)
キャッサバ

作品名稱(中文)
樹薯

創作者
高銘村

材質
待考

尺寸
待考

落款

時間類型
發表時間

時間資訊
1935

地點類型
創作地點

地點名稱
臺灣

地址
臺灣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9回

年代
1935年(昭和10年)

畫部
東洋畫部

資格獎項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會場
臺灣教育會館

展示間
待考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

撰寫者
洪婉容

資料來源
1.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5。
2. 〈米統制代用作物 栽培樹薯頗有望 臺南州下試作狀況〉,《臺灣日日新報》,1933-10-03(夕刊4版)。
3. 吳昭慧,〈澱粉之王—木薯〉,《科學發展》,第526期,(臺北:2016-10),頁34-47。

代表圖像權利註記
6.限於本平台公開瀏覽

作品介紹描述資料權利註記
2.CC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