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喬銘(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
吳棟材 入選 臺展第3回
溫和謙讓、淡泊質樸、少言然真摯是每個遇到吳棟材(1911-1981)(圖1)的人都會這樣形容的,其沉穩內斂的經歷與精神是畫壇上難能可貴的存在。對於吳棟材的描繪,稱其為臺灣鄉土畫家、教育家,而曾以〈靜物〉獲省展第四屆第一名的他,更是該展覽的常客(圖2),對於早期的學習歷程與脈絡則鮮少被討論,然而這段缺席的歷史,反而是塑造出他往後成就的重要時光。
吳棟材出生於臺北,1927年轉入臺北第二師範學校就讀,同時石川欽一郎任教於此,便拜於門下學習,顯然在求學時接觸到專業的美術訓練,從此開啟了畫壇「棟材」的道路。吳棟材在1928年臺灣水彩畫會舉行之展覽獲卡里巴獎,亦參與芳蘭繪畫部的活動(註1)。隔年,年僅19歲的吳棟材,以署名「1929 9 23 Go tozai」的水彩作品(註2)〈南國ノ庭園〉(南國庭園)(圖3)一作入選臺展第三回西畫部。
〈南國ノ庭園〉以南國為題描繪某處庭院一隅的景色,畫面中央利用樹木枝幹與數盆植栽作為支撐畫作結構的核心,繁盛的植栽延伸至右方建物,建物上亦攀附著植物,整體畫面呈現樹木、花草繁盛之貌,庭園空間以藩籬為界,地面樹蔭交錯,院外略描遠處山景。同年的《臺灣日日新報》中一記者二度提及此作(圖4),(註3)其一,說明同年入選的李宴芳〈郊外〉、吳棟材〈南國ノ庭園〉與郭雨陽的〈學校ノ庭〉為三件水彩畫,描繪戶外景色並掌握了光影的表現;其二,與廖賢〈橋ノアタリ〉(橋邊)作品,一同評論兩人作為師範的學生,表現相當突出。〈第三回臺展之我觀(中)〉不僅說明了寫生的必要性,然一記者在此卻以簡短幾字評比該年學生的水彩作品:「年少畫品,作品難純,瑕疵參半」(註4),儘管在其眼中仍有不足,但與之相比較的是石川欽一郎同一回參展作品〈新竹郊外〉,故〈南國ノ庭園〉仍是值得讚許之作!
在就讀師範學校時的作品除了〈南國ノ庭園〉外,家屬還收藏一幅署名「1929 4 28 Gtzi 」的水彩〈龍山寺景〉(圖5)(註5)作品,選擇側邊、後方的角度寫生,繪廟宇局部與常民生活樣貌。寺廟外牆從畫面右方往左延伸至作品外,沿著龍山寺圍牆矗立樹木與涼亭,人群多聚於蔭涼處。〈龍山寺景〉以水彩的渲染效果掌握了天空、地面與建築的光影變化,人物則以色塊的形式呈現,略繪其互動與所在,與〈南國ノ庭園〉畫風一致,筆觸明顯,最直接可辨的是畫面最右之樹,樹葉與枝幹戳點的痕跡與堆疊的色彩清晰可見。總的來說,〈南國ノ庭園〉與〈龍山寺景〉為吳棟材未來的風景油畫奠定了基礎。(圖6)
直至吳棟材逝世,他的繪畫風格與處事態度皆以成穩樸實貫串,使在畫壇上的前輩與晚輩都有所敬讓,且只要與他相處的人也都會被其真摯所感染。常伴身側的女兒們常說道:「望著那高大的父親的身影,無不時時投注於欽佩的眼光,因為連一件小事父親總能做到無比的完滿。」(註6)。吳棟材就像和煦陽光一樣微微的、靜靜的溫暖畫壇與杏壇。
#名單之後215
註釋
1. 芳蘭繪畫部,亦稱「臺北二師繪畫部」,名稱取自臺北第二師範學校所在的「芳蘭校區」,前身為由陳植棋創立於1924年的「臺北師範學生寫生研究會」,成員包含藍蔭鼎、倪蔣懷等人;1927年,招收臺人的北二師成立,石川欽一郎兼任兩校的美術教師,並利用課餘時間指導該繪畫部,直至1932年返日,由小原整繼任。
2.〈南國ノ庭園〉在《臺灣日日新報》中描述為水彩作品,與家屬討論時以〈一隅〉為題的油彩作品推測為原作,然部分細節處與1929年臺展圖錄有差異,故本文仍酌以《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圖版與《臺灣日日新報》一記者描寫為主。摘自2022年5月29日於線上與吳淑美、吳麗美的討論。
3. 一記者,〈臺展評(下)〉,《臺灣日日新報》,1929-11-17(夕刊2版)。
4. 一記者,〈第三回臺展之我觀(中)〉,《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29-11-17(4版)。
5. 此作品為家屬收藏,原先並無畫題,再經討論之後,並與女兒吳麗美確認吳棟材少時居於龍山寺附近,因此將此作暫題為〈龍山寺景〉。摘自2022年5月24日於線上與吳麗美的討論。
6. 摘自2022年4月30日於線上與吳慈美、吳麗美、湯馨儀的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