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知灝(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盧春元 入選 臺展第10回、府展第6回
你如何記憶自己的家鄉呢?也許是一棵樹、一座小吃攤、一個街角,或是遠方山脈的剪影,過去對家鄉的視覺記憶成為我們感知地方的依據,同時也是形塑某個市街城鎮「地方感」的開端。「地方」的概念是人文地理學裡相當有趣的一環,它不只是對空間的探析,同樣也探討人與空間、環境間的情感羈絆,當中也包括對於空間的記憶、再現與身分認同等問題。人們認識一個「地方」絕不只是用純理性的數據,如人口、面積、氣候等數據來建構對地方的感受,有時候一個對某個景致的「凝視」,往往比許多數據更具代表性。盧春元在臺府展獲選的〈淡水風景〉、〈廟の附近〉(廟的附近)就展現他對家鄉的凝視,也呈顯當地的地方感。
盧春元(1911-?)出身淡水,其父盧秋桂於大正四年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臺北醫專)畢業(註1),在淡水以醫為業。盧秋桂對長子盧春元極力栽培,在盧春元就讀臺北第一中學時,就讓他轉學到日本中野中學。中學畢業後,盧春元原本想留在日本繼續就讀美術學校,這就讓盧秋桂相當反對,嚴令盧春元返回臺灣。其後也讓盧春元進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臺北醫專),畢業後同樣以醫為業。盧春元除了醉心於美術,同時也熱衷於劍道,並擁有劍道二段的資格。在昭和十三年(1938)前往廈門開業時,同時也成立武道會推廣劍道。(註2)除了繪畫、劍道,盧春元對馬術、游泳也多有興趣,可說是多才多藝。
盧春元學習美術的道路雖受家人反對,但成為醫生的他卻也沒完全放棄對繪畫的興趣。透過對自己家鄉淡水的「凝視」,盧春元在他的作品裡也呈顯出十足的地方感。他在第十回臺展中獲選的〈淡水風景〉,順著畫面中的下坡道路前進,首先遇到一整排帶有金形馬背(註3)的閩南式建築,其後則是高起的洋樓建築,淺色的外牆與並列的長條窗呈顯出歐洲式建築的風味。隔著寬闊而有船隻往來的淡水河,就是矗立在對岸八里的觀音山。在這幅畫裡巧妙運用淡水高低落差、臨水面山的地形,表現淡水結合臺灣傳統建築聚落與西方洋樓式建築的地方風味,以及夾雜在山、河之間的商港氛圍。面對、凝望淡水河對面的觀音山,也是當地居民的日常,更具淡水的地方感。而他在第六回府展入選的〈廟の附近〉(廟的附近),則是描繪當地著名廟宇「福佑宮」的左側街角。畫面左側露出的廟宇屋頂燕尾,旁邊則是販售物品的店面。店面旁則是一條上坡的巷道,通往山丘上的聚落,這顯現了淡水人在河濱市街與山坡聚落間的生活動線。福佑宮相傳創設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廟宇於嘉慶元年(1796年)重修落成,是淡水最早的媽祖廟。此後幾經修建,最近於2004年完成鐘鼓樓及護室的擴建。雖然在近年擴建的過程中,旁邊的店面已成為廟的左護龍,但旁邊的上坡小徑仍維持對這個街角的印記。
盧春元在臺府展的獲選畫作,也凸顯當時繪畫的時代意義,不只是對臺灣各地風景的寫生,而是營塑能傳諸後世的「地方感」。地景不只是自然的景致,當中也蘊含人類勞動的結果。當人們聚集建構市鎮,建築、圳渠、道路、農田等等都是對自然環境的改造,地形地貌與天際線的變化展現地方發展的印記,也成為不同時代的人們對自己生活環境產生認同的基礎,這就是所謂的「地方感」。畫家身處現場,感受地方的自然景致與生活情境,再通過畫筆一筆一畫勾勒出屬於當時代的特有風情,以及具有當地特有地方印記。
#名單之後199
註釋
1. 見《臺灣總督府報・綜合資料・彙報(學事)》,大正4年4月。
2. 〈新生厦門に一醫師が武道會 日本武道を擴めんと〉,《臺灣日日新報》,1938-11-04(夕刊2版)。
3. 「馬背」為傳統建築屋頂橫脊的部位名稱,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型態,金形馬背為最常見者,亦有「商人喜金」,象徵招財的意涵。這也讓金形馬背成為臺灣傳統建築最常用的形式,象徵臺灣人期待財運亨通、生活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