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余怡儒(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碩士)
楊樹 入選 府展第6回
彰化縣北斗街舊稱東螺街,位於東螺溪(舊濁水溪)南岸。然嘉慶10年(1805)遭兵禍及洪水氾濫,地方仕紳隔年遂北向渡溪遷街寶斗,改稱為「北斗街」。這裡曾為清代臺灣中部最重要的內陸河港,舊時即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北斗)」之稱。(註1)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西北斗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北斗街,隸屬於東螺西堡。多次街區改制之後,1920年該街改制為「西北斗」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北斗郡北斗街。1923年,一位少年畫者楊樹便出生於此。
「阿樹啊,已經到店休的時間了啊?你今天要去畫畫嗎?」
作為硝子店員的楊樹踏出店門,反身落鎖之際,隔壁店主親切地與他打招呼。
「對啊,最近美術展的入選作品公布了,要去畫室和老師、同學分享好消息!」
「少年吔,你真厲害喔!」
楊樹輕聲道謝之後,揹著畫具往畫室前進。正值十月暮秋初冬的季節,陽光耀眼卻不炙熱,路上行經北斗奠安宮前的街道,人潮熙來攘往,這裡不只是北斗的信仰中心,更是物流集散的商業活絡區域。他步行至余德煌開設的相館兼畫室,看到一同入選府展的同窗們洪允權、余香、謝木流都已陸續抵達。
1943年,這一年楊樹20歲,以〈天星木〉一作入選第六回府展,是他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入選。同年,洪允權以〈梅〉入選,余德煌的姪女余香以〈慈愛〉入選,謝木流則以〈南園〉入選,而余德煌則以〈初夏〉及〈黃蜀葵〉入選,〈黃蜀葵〉更獲得特選。(註2)因為余德煌居住於北斗郡北斗街,楊樹、余香等人亦住在這裡,洪允權則為北斗郡二林庄人,師徒同年入選的巧合讓詩人及藝評人王白淵以「北斗派」稱之,認為他們「具有一脈相承的傾向」,(註3)實際上楊樹等人皆師從余德煌,繪畫技法上確實是一脈相承。
楊樹的〈天星木〉為二曲屏風之作,畫中的天星木即為緬梔花,今稱為雞蛋花。在臺府展歷年的入選作中,以天星木為題的作品共有三件;(註4)其中有趣的是,楊樹的作品與洪允權於1939年入選第二回府展的〈天星木〉,呈現左右相反的鏡像構圖。楊樹作品中的枝枒由左向右延伸,右側樹梢上並排站著兩隻雀鳥,洪允權作品中的枝枒則由右下角向左上延伸,其上站立一隻有著長尾羽的烏秋。由於兩人皆師從余德煌,可以推測這是出自相同的粉本,(註5)亦或許是兩人在畫室的練習之作,才會出現兩人構圖及風格都極為相似的狀態。
關於楊樹的生平經歷等資訊,後世留存史料十分稀缺,僅知他曾居住於北斗街西北斗大字,(註6)畢業於北斗公學校(今彰化北斗國小)。他雖師從余德煌,卻非職業畫家,曾經擔任過玻璃器具商店的店員、《興南新聞》的送報員,也曾應召成為「特設勞務奉公隊」(註7)隊員,〈天星木〉是他應召結束後四個月苦心繪製而成之作。(註8)雖說楊樹畢生僅有一件〈天星木〉畫作留存於世,但1943年這年因戰爭全面爆發,第六回府展遂成為末屆終章,可能也是致使他無法續提畫筆之因。即便楊樹在諸多臺府展的參展畫家當中顯得渺小,仍在日治時期臺灣美術歷史洪流中,擁有一絲閃耀。
#名單之後315
註釋
- 國家文化記憶庫,〈彰化北斗老街〉,網址:https://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478145(點閱日期:2024-10-05)。
- 〈彩管報國に邁進せん 斗六、北斗街より四名入選/府展へ〉,《臺灣日日新報》,1943-10-30(5版)。
- 王白淵,〈府展雜感—藝術を生むもの〉,《臺灣文學》,第4卷第1期(1943-12),頁10-18,李淑珠譯,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 即李秋禾,〈天星木〉,1933年第七回臺展入選;洪允權,〈天星木〉,1939年第二回府展入選;楊樹,〈天星木〉,1943年第六回府展入選。
- 粉本,即為畫稿。畫家作畫先以粉筆作底稿,而後始正式著筆,此一底稿,稱為「粉本」。參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粉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35864&la=0&powerMode=0(點閱日期:2024-10-14)。
- 據《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楊樹居住於北斗街西北斗154號,經查內政部新舊地號轉換系統,現今為北斗鎮新政段,為宮後街、斗苑路、中華路一帶。而楊樹師從余德煌,其居住於日治時期的北斗街西北斗814號,為現今宮前街附近,兩者相距不遠。
- 特設勞務奉公隊,為臺籍日本兵的一種類別。1941年底,隨著日本對外戰線擴張,為因應南方作戰行動,日軍向臺灣總督府請求軍夫支援作戰勤務。每回由1000名20至30歲的青年,以「勤行報國青年隊」為骨幹組編,成立「臺灣特設勞務奉公團」,1941年10月直到1942年10月結束,前後約一年的時間,總共招募六回,計約6000餘人。第一回於1941年10月份前往西貢修築機場,再隨軍參加馬來亞戰役。第二、三、四回共約3000人,是派往參加菲律賓戰役。第五回500多名於1942年2月派往參加荷蘭東印度群島戰役,支援日軍進攻爪哇島作戰。前五回都於1942年10月前結束任務返鄉復員,而第六回1500多名則於1942年10月派往新機內亞的拉包爾駐紮屯兵,並參加新幾內亞戰役勤務支援,其結局因拉包爾戰況危急,整團軍夫現地徵召作戰,並隨著日軍部隊潰敗結局黯然。參引自維基百科,〈台籍日本兵〉,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台籍日本兵(點閱日期:2024-10-21)。
- 〈彩管報國に立つ 府展出入選者の喜び〉,《興南新聞》,1943-10-23(2版)。
參考資料
- 王白淵,〈府展雜感—藝術を生むもの〉,《臺灣文學》,第4卷第1期(臺北:1943-12),頁10-18。
- 〈天晴れ美術郡“北斗” 府展に師弟三名揃つて入選 洪君(十八歲)は本紙配達人〉,《臺灣日日新報》,1939-10-28(5版)。
- 〈彩管報國に邁進せん 斗六、北斗街より四名入選/府展へ〉,《臺灣日日新報》,1943-10-30(5版)。
- 〈彩管報國に立つ 府展出入選者の喜び〉,《興南新聞》,1943-10-23(2版)。
- 劉錡豫,〈天星木〉,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 鄭妤惀,〈天星木〉,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 李維漢,〈【名單之後】洪允權——沙地上綻放的天星木〉,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 李維漢,〈【名單之後】北斗宮前街的慈愛畫家——余香〉,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 王德合,〈【名單之後】謝木流/末屆府展的藝術過客〉,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