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姿儀(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
蒲田丈夫 入選 臺展第1-4回
蒲田丈夫在自傳式歌集《赤頭巾》卷末小記中說道:
我過去的六十年…橫向可以分為京都、臺灣、東京的生活,縱向可分為學生時代、報業生活、電影事業,每個時期大致分為約二十年。特別是我在《朝日新聞》當記者的二十多年,對我來說正是投入青春時代,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新聞線上,一面發揮自己極端的第六感,一面燃燒自身,無怨無悔地奉獻熱情,彷彿傾注了我全部的靈魂。(註1)
根據蒲田丈夫的自述,可以深刻瞭解到他在《朝日新聞》當記者的二十多年,是他相當難忘的生命經驗與成就。回看蒲田丈夫的報人身分,1927年《臺灣日日新報》專欄「畫室巡禮」的採訪報導:
蒲田丈夫是報界珍貴的業餘畫家之一,去年春天開始接受鹽月桃甫的指導,在黑壺會揚眉吐氣,但其實比起作為畫家,更是作為臺展幕後的產婆役勞心勞力,以臺展幹事之姿,四處奔走。(註2)
1927年首回臺展籌備團隊幹部中,可見當時負責《臺灣日日新報》主筆的大澤貞吉以及大阪朝日報社臺北支局長的蒲田丈夫皆被列舉在名單之內,(註3)握有媒體資源的他們在臺展創辦之初,發揮起言論傳播的力量,積極宣傳並推動展覽會的舉行,使臺展備受關注。於此,關於詩人畫家蒲田丈夫的故事,將從他的「報人」身分談起。
1893年1月1日蒲田丈夫出生於京都市左京區。(註4)京都第一中學畢業後進入京都藥專,但中途退學。在京都第三高等學校學習後,進入京都帝大(京都大學)醫學部專攻,之後改唸獨文科(德文系)。由於當時文學風氣十分盛行,蒲田丈夫便放棄當藥劑師和醫生,轉向當時流行的文學,繼續攻讀文科學位。他的報業生涯則始於他受到上田敏和谷本富的推薦,進入京都日日新報。雖然以此作為報人生活的開端,但編輯長時代和時任京都市長大野盛郁衝突,而促使蒲田立定了渡臺的志向。1918年蒲田丈夫渡臺,1919年進入《臺灣日日新報》報社擔任編輯長,之後在大阪朝日支局創設的同時,被提拔為初代支局長,在臺灣展開長達二十年的報人生活。(註5)
少年時期的蒲田對短歌有所著迷,由於祖父是鄉里岩滝著名號千樂的俳人,蒲田在耳濡目染之下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因此結識了不少歌壇上的摯友。其中包含來臺灣生活期間,與鹽月桃甫、小島清友、加藤春城、西口紫溟、加藤因等人一同成立短歌同人會,(註6)聚集了短歌同好一起作詩。
值得一提,蒲田丈夫曾負責擔任報紙短歌專欄的選文者,在這樣的情況下與許多有名、無名的歌人都有所往來。有時候蒲田也會把自己的短歌投稿地方上的報紙,並使用「白命」、「楚石」、「楚號」等筆名。但其實蒲田並未受過正規的俳句教育。是故,之後在大阪朝日新聞工作時期,曾短暫地向土崎善麿(1885-1980)學習短歌,而後歌人若山牧水門下的柴山武矩也指導了蒲田丈夫三、四年。(註7)他偶爾也會參加朝日短歌會,不時參與相互選拔和擔任評審的機會,土崎善麿、下村海南等歌人也參與其中,積極活躍於歌壇。(註8)由此可見,蒲田丈夫透過報人身份也拓展出他在歌壇上的人際網絡。
除了報社的工作之外,1926年蒲田加入了由鹽月桃甫所主持業餘愛好的油畫團體「黑壺會」。(註9)1926年12月12日蒲田丈夫參與黑壺會舉行第二回畫展展出他的作品〈靜物〉、〈淡水〉、〈大稻埕小景〉等作品。畫評人舜吉在《臺灣日日新報》這麼評論蒲田丈夫的作品:
……特別是〈淡水風景〉中對於色調單純的使用是出色的,在良好的畫面中可見在輕快的筆致中有統一的性質,這件事在會員作品中是優秀的。(註10)
有趣地是,蒲田丈夫似乎也會將吟詠詩句的心境,投入在畫作之上。1927年預定展出兩件作品:一是描繪淡水風景的五十號畫作〈サンドミンゴの丘〉(聖多明哥山丘),另外是一張二十號的靜物。最後蒲田丈夫以作品〈聖多明哥山丘〉入選第一回臺展西洋畫部。當時蒲田丈夫接受《臺灣日日新報》「畫室巡禮」專欄的採訪提到此畫是「豐富運用綠色調」的五十號油畫作品,並回憶起當初創作的動機:
在那裡始自西班牙時代的古老靜寂,現在也依舊支配著大自然。那座讓紅毛城露出臉的森林,其深奧的沉默,正朝吾等吟詠詩句。若以紅毛城此棟特異的建物來構圖,應該也不錯吧!(註11)
蒲田丈夫為了畫〈聖多明哥山丘〉,多次在報社工作中忙裡偷閒,扛著畫布跑去淡水十數回。在此之前,蒲田就曾以淡水為題創作短歌,其中他是這麼寫道:
在聖堂崩塌的牆
站著碧綠眼睛的少女
聖多明哥的山丘(註12)
從他短歌的心境對比畫作來看,作品中的紅毛城並不在整體構圖的核心位置,反而被四周筆觸奔放的森林及灌木叢所圍繞。「豐富運用綠色調」宛如進入短歌文字所描繪的心境,「聖堂崩塌的牆」、「站著碧綠眼睛的少女」、「聖多明哥的山丘」,感受到蒲田對淡水紅毛城有著充滿獨有色彩且浪漫的異國想像。而對於業餘畫家蒲田丈夫的作品,鹽月桃甫是這麼評論的:「蒲田丈夫、鉅鹿義明、倉岡彥助、船曳實雄、新井英夫、蔭山泰敏等人的作品,讓人看到苦心的痕跡與想要表現某些東西的熱情,可惜骨法的準備不足沒有預期的效果。」(註13)然而,鹽月桃甫所評論幾位的作品,皆為他的學生。黑壺會的蒲田丈夫、倉岡彥助、船曳實雄,以及臺北高校學生的鉅鹿義明、新井英夫、蔭山泰敏,可見鹽月桃甫對於業餘畫家的繪畫創作上,仍有相當程度的要求與期待。
1928年蒲田丈夫再次以作品〈アトリエ〉入選第二回臺展西洋畫部。透過畫名可推測應是蒲田丈夫繪畫用的工作室,桌上擺放各式物件,地毯上的圖紋與桌巾上的花紋各自以不同的筆觸繪製,以及以畫中畫的方式呈現畫架上的裸女畫像,令人聯想到陳英聲1930年入選第四回臺展西洋畫部的畫作〈畫室〉。1929年與1930年蒲田丈夫分別以作品〈湊町風景〉、〈無我〉接續入選第三、四回臺展西洋畫部。可見在此期間蒲田丈夫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也仍不斷努力精進自身的畫技。
1938年6月25、26日在臺北龍口町的教育會館為蒲田丈夫舉行了惜別展。根據相關報導的刊載可知,之所以舉辦這場惜別展,是因為蒲田丈夫即將轉任至大阪朝日新聞九州支局。(註14)
而此次展覽集結了臺灣、日本諸多名畫家參與,其中除了黑壺會的成員鹽月桃甫、素木得一、於保乙彥等別具名望的人士之外,陳澄波、廖繼春、楊佐三郎、李石樵、陳進等臺灣名畫家也參與了這場盛會,場面之熱鬧可想而知,這場惜別展也展現出蒲田丈夫廣闊的人脈資源(註15)。雖然繪畫創作並非蒲田丈夫之專業所在,但他在新聞界的成就卻獲得社會諸多肯定。
戰後,蒲田丈夫從朝日新聞退休後,擔任了信用金庫董事長、日本產業映畫社取締役(董事會)社長,並參與文化交流俱樂部。(註16)透過蒲田分別在60歲與77歲時所出版的個人歌集〈赤頭巾〉與〈喜壽抄〉中,藉由短歌的語境感受到他內在心境上的變化,以及對於往事種種的回望。
蒲田丈夫對於臺灣報界的影響十分深遠,不單是畫壇上的影響,蒲田也報導撰寫了許多臺灣當時的世界局勢及社會現況。或許對於蒲田丈夫而言,業餘「畫家」是他生命中懷抱夢想的一段難忘經歷,「報人」本業則是他生涯中最輝煌的一段成就,那「歌人」便是他最貼近自我的時刻吧。
#名單之後277
註釋
- 蒲田丈夫,《赤頭巾》,東京:社團法人文化交流俱樂部,1953-01-01,頁276-277。
- 〈臺展アトリエ巡り(十六)サンドミンゴの丘 古い港の沈黙を描く 洋画ーー蒲田丈夫氏〉,《臺灣日日新報》,1927-09-23(5版)。
- 〈臺展役員 氏名發表〉,《臺灣日日新報》,1927 -10-5(2版)。
- 同註1,頁273。
- 〈蒲田丈夫〉,《臺灣新聞總覽》,國勢新聞社臺灣支社,1936-07-28,頁9-10。
- 同註1,頁272。
- 同註1,頁272-273。
- 蒲田丈夫,〈敘文〉,《喜壽抄》,東京:文化交流俱樂部,1969-08-10,無頁碼。
- 鹽月善吉,〈台灣美術展物語〉,《臺灣時報》,1933-11。顏娟英譯註,《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臺北:雄獅,2001,頁 507-509。
- 〈 畫展短評 黑壺會〉,《臺灣日日新報》,1926-12-12(夕刊2版)。
- 〈臺展アトリヱ巡り(一六) サンドミンゴの丘 古い港の沈默を描く 洋畫——蒲田丈夫氏〉,《臺灣日日新報》,1927-09-23(5版)。
- 同註1,頁35。
- 鹽月桃甫,〈第一回臺展洋畫概評〉,《臺灣時報》,1927-11。顏娟英譯註,《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頁 192-193。
- 〈全關西寫眞聯盟の記念展〉,《臺灣日日新報》,1938-06-18(夕刊2版)。
- 〈蒲田氏の惜別展〉,《朝日新聞(臺灣版)》,1938-06-28。
- 同註1,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