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蕭亦翔(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後藤大治 入選 臺展第1、2回
「我這個人在世界上能夠生活的所在只有兩個,那便是在詩與繪畫的之中。」1922年5月,後藤大治在個人第一本詩集《亞字欄に倚りて》的後記中這樣說著。(註1)
《亞字欄に倚りて》作為臺灣最早的新詩集,影響了西川滿等作家。除此之外,後藤大治與保坂瀧雄兩人也因為作為臺灣最早的現代作家/詩人而被文學界廣泛認識。(註2)但關於他的繪畫軌跡相對地鮮為人知。因此以下將從繪畫,來了解這位詩畫雙棲的藝術家。
1896年12月9日,後藤大治出生於鳥取縣西伯郡大幡村,1916年畢業於鳥取縣立米子中學校,並短暫進入箕蚊屋高等小學校任教。而後於1917年4月從鳥取縣來到了臺灣,進入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校師範甲科就讀,一年後畢業。(註3)
畢業後的後藤大治被派任到臺中的沙轆公學校擔任教諭,一年後轉任臺中女子公學校。約莫此時期開始後藤大治開始提起畫筆作畫。1919年7月,以後藤大治、青木良助、和田實為主要成員的新光社成立(註4),新光社最初以西洋畫為主,如青木良助便是居住在新竹的洋畫家。(註5)只可惜新光社早期的活動並無留下太多的紀錄。
1921年12月,由於岩淵恕和鈴木千代吉兩位的加入,新光社改名為新葉社,並於12月24日與25日在ライオン支店舉辦展覽會。展出的作品包含後藤大治〈八月〉、青木良助〈爪びき〉、〈卓上〉、和田實〈客雅溪〉等作品。(註6)從報導來看,當時住在村上町的後藤大治為新葉社的聯絡者,可見後藤是該社重要成員之一。
1923年,新葉社再次改名為光葉社,除了會員增多,展覽的種類也更加豐富。12月7日到9日三天之間,光葉社展覽會舉辦於後藤大治任教的臺中女子公學校操場,其中包含水彩畫、油畫、雕刻、漆工品,也展示了石川寅治的作品。而後藤大治展出了〈冬のたそがれ〉一幅,標價七十圓。(註7)隔年,11月光葉社再次舉辦展覽會,如同1923年一般,由後藤大治負責籌辦,並且有眾多不同類型的藝術品共同展出。(註8)不過這也是目前可見光葉社的最後一次展覽活動。
光葉社活動停止的原因目前並不清楚,不過應與後藤大治在1924年左右,轉任臺北市建成尋常小學校訓導有很大的關係。於北部任教的後藤大治,自然無法繼續主持以中部地區藝術家為主的光葉會,讓中部小具規模的綜合性藝術組織便這樣消失於歷史之中。
轉往臺北任教的後藤大治,先是在詩人好友安田黑潮(安田仙八)的邀請之下,為《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的封面作畫。1926年1月起,連續一年的《臺灣遞信協會雜誌》封面,都是使用後藤大治所繪製的〈雪の奇萊主南峰〉。會使用這個景色,是由於1920年中央山脈橫斷的遞送線開設,因此畫面是往東越過最高的山,遞送線上所看見景色。畫中從奇萊山俯視,除了山巒,還可見遠處的花蓮港以及太平洋上的波光粼粼。(註9)
1927年,臺灣迎來了第一次官辦美術展覽會,後藤大治以一幅〈豐風〉入選。從畫面上來看,可能是後藤大治登山後,居高俯視山下所繪製的作品。畫面右側有低矮的樓房以及一塊塊的田地;左側的畦道上則可見兩位農人的身影。遠處的山,則以顏色的濃淡顯示出了與畫家不同的距離。隔年,第二回臺灣美術展覽會中,後藤大治又以〈石おたゝむ道〉一作入選。在畫面的近處可見排列整齊的石塊所鋪設而成的道路,路上有著牽著幼童的行人。而道路兩旁樹木繁茂,遠處還有帆船行駛於水面上。
從《臺灣遞信協會雜誌》到連續兩屆臺展的入選畫作,可見後藤大治畫作擅長以自然景物為題,呈現出動人的景色。而也可以發現後藤大治於光葉社累積的繪畫實力,終於有機會於官辦展覽會中一舉展現。
之後,因為後藤大治在臺灣任教超過十年的經驗,1929年被臺灣總督府延攬進文教局,從事公學校教科書的編纂工作。(註10)1930年代更是身兼文教局編修課編修書記以及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訓導。並於小學校擔任訓導時,與兩位入選過臺展的藝術家──竹內軍平以及高田「高+香」(組字:「高」無「口」,下置「香」)共事。但可能因為身兼多職、業務繁忙,未見後藤大治再次入選臺展以及參加畫會的消息。
從繪畫轉而全心致力於臺灣教育的後藤大治,在1939年參與了臺灣教育會所發行的《臺灣教育沿革誌》整理與校正。(註11)1940年更獲得臺灣教育會的「教育功勞賞」表揚,至此年,後藤大治已經為臺灣殖民地教育奉獻了二十三年的時間。(註12)
1946年,隨著日本戰敗後,引揚作業啟動,後藤大治回到了故鄉鳥取縣。年齡已達五十歲的後藤並未重返教育現場,反而投入了地方政治。先後擔任了小幡村農地委員會的調停委員、村會議員。(註13)之後更擔任岸本町的助役以及岸本町町長(任期:1959年至1967年),(註14)實為地方上具有聲望的人士。而在1958年發行的《鳥取縣大鑑》中,後藤大治的興趣一欄,與圍棋、釣魚並列的便是「詩」與「繪畫」。或許在引揚之後,後藤大治並未如臺灣時代,在藝術上投入全數心力。但後藤將其轉化為興趣,閒暇時提起畫筆或是寫寫詩句。
1984年10月,後藤大治以88歲的高齡辭世,結束他作為藝術家、教育家以及政治家的一生。(註15)
──名單之後與之外:後藤大治與其子後藤甫──
後藤大治1921年任教於臺中女子公學校時,其長子後藤甫9月於臺中出生。之後隨著父親來到臺北,就讀建成尋常小學校、臺北高校尋常科、臺北高校。1942年,後藤甫進入了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修讀。而後隨著戰敗回到鳥取,進入鳥取大學醫學部任「皮膚泌尿器科」教授。並於1987年退休,後授予名譽教授。(註16)
在退休之後,與妻子後藤幸子一同向畫家島田皓紀學習水墨畫,後藤甫將自己的雅號取名為「巒峰」,「巒」取自臺灣的「秀姑巒山」,「峰」則是因為自己姓名中的「甫(ハジメ,hajime)」並不好讀,因此年少時朋友都以臺語的「ポウ(Pou)」稱呼他。而其音與「峰」相似,故取「巒峰」一名。(註17)從其雅號的取名可見其對於25歲以前於臺灣的歲月充滿懷念。
而或許是承繼到了後藤大治的繪畫天賦,2000年在島田皓紀的建議之下,後藤甫與後藤幸子開始蒐集與整理自己的作品,出版《自然と共に : 後藤甫・幸子作品集》一書,裡面時有臺灣的景物,如水牛與農家出現於畫作之中。
後藤大治與後藤甫這對父子,一位年輕時投入詩畫之中,一位晚年才起心動念學畫。後藤大治在殖民地臺灣參與美術團體,並且獲得了官辦展覽的肯定;後藤甫則在年邁時回憶起自己故鄉臺灣的種種,用畫筆勾勒出它的樣貌。雖然在臺灣經歷過了的人生不同階段,但是都以繪畫重現了臺灣對於他們意義。
(本文撰寫時受到伯耆町立図書館溝口図書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友中心暨校史室協助,於此特別致謝。)
#名單之後263
註釋
1. 後藤大治,〈編後に〉,《詩集 亞字欄に倚りて》,臺中:後藤大治,1922-05,頁237。
2. 中島利郎,〈第一〇章 日本統治期臺湾における日本人作家の系譜〉,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編,《臺湾近現代文学史》,東京:研文出版,2014-05,頁334-335。另關於後藤大治的詩,張詩勤則有詳盡的論述。見張詩勤,〈1920 年代臺灣日文口語自由詩的確立:以後藤大治為中心〉,〈「臺灣近代詩」的形成與發展(1920-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22-06,頁43-75。
3. 〈後藤大治(任府編修官;七ノ七)〉,《昭和十六年十一月至十二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1941-12-0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116b33。
4. 新光社成立時間見白適銘,〈新光社〉,《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10,頁43。惟該文中未見徵引出處,尚待一手史料進行佐證。
5. 〈地方近事 新竹 書畫陳列會〉,《臺灣日日新報》,1919-05-15(3版)。
6. 〈臺中/洋畫展覽會〉,《臺灣日日新報》,1921-12-10(4版);〈中部洋畫 新葉社と鑑別〉,《臺灣日日新報》,1921-12-21(6版)。又此文提及石川寅治,因此上述白適銘該文將石川寅治視為新葉社成員,但實為報導之誤讀。內文提及石川寅治處為:「會員有青木良助氏〈爪びき〉、〈卓上〉與和田實〈客雅溪〉三件。〈卓上〉雖然是三十號的作品,但和石川寅治的構圖配色幾乎一致,實在可惜」(原文(筆者改為新式假名):會員では青木良助氏の爪びき、卓上。和田實氏の客雅溪の三點であった。卓上の三十號は大作であるが石川寅治氏の構圖配色そっくりであるが残念である)。
7. 〈光葉洋畫展覽會 七日から開場〉,《臺灣日日新報》,1923-12-08(7版)。
8. 〈光葉社洋畫展觀〉,《臺灣日日新報》,1924-11-30(5版)。
9. 黑潮,〈太陽征伐〉,《臺灣遞信協會雜誌》,第71號(1926年新年號),頁72-73。後藤大治與安田黑潮的關係,以及安田黑潮的介紹可見張詩勤,〈1920年代臺灣「新」詩人:王宗英的日文口語自由詩之路〉,〈「臺灣近代詩」的形成與發展(1920-1945)〉,頁80-81。
10. 〈後藤大治(囑託;月手當;勤務)〉,《昭和四年四月至六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判任官以下進退原議》,1929-04-0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221005。
11. 臺灣教育會,〈緒言〉,《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臺灣教育會,1939-12,無頁碼。
12. 〈教育功勞者を表彰 榮譽に輝く二十氏の經歴〉,《臺灣日日新報》,1940-10-30(6版)。
13. 〈後藤大治〉,《鳥取縣大鑑》,鳥取縣:山陰日日新聞社,1958-09,頁266。
14. 岸本町誌編さん委員会,《岸本町誌》,鳥取県:岸本町,1983-03,頁1314-1315。
15. 卒年出自岸本町町報〈町報きしもと〉,此事由溝口図書館協助確認,於此特別致謝。
16. 後藤甫生平彙整自:〈入學許可(高校尋常科)〉,《臺灣總督府報》,第2060期(1934-03-28),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32060a004。〈入學許可〉,《臺灣總督府報》,第3856期(1940-04-10),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33856a024。後藤甫、後藤幸子,〈著者略歷〉,《自然と共に : 後藤甫・幸子作品集》,鳥取県:立花書院,2000-07,版權頁。
17. 後藤甫、後藤幸子,〈序文〉,《自然と共に : 後藤甫・幸子作品集》,無頁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