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錡豫(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小川勇 入選 臺展第1、3、5、6、7回
黑潮南にさわげども(黑潮在南方洶湧)
日の本つ國ゆるぎなく(日本國穩固不動)
……
故國千里をへだつれど(縱使遠離故國千里)
大和櫻の香は清く(大和櫻的芳香依舊純淨)(註1)
以上歌詞,出自戰前菲律賓馬尼拉日本人小學校的校歌。1933年,32歲的日本人小川勇身在駛往菲律賓的輪船上,即將前往該校赴任。
他原本來自九州鹿兒島薩摩半島南端的枕崎,洶湧的黑潮自南方帶來豐沛漁獲,使當地素有鰹魚之鄉的美稱。循著黑潮的流向逆行,小川勇於1920年代來到臺灣,長年寄宿於西門的東肥館旅店,就讀臺北師範學校,畢業後成為教師。(註2)如今,他迎著海風,朝向更南方前進,此時他的內心,或許也呼應著馬尼拉日本人小學校的校歌,感到澎湃而激動吧。
然而,為什麼本來在臺北當老師的小川勇,會前往菲律賓馬尼拉的日僑學校呢?
臺灣與菲律賓,曾經比你我想的還要親近
原來,在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秉持「南支南洋政策」的基調,配合日本僑民在菲律賓的發展,透過資金補助等方式,在菲律賓建設各項設施,包含日僑學校與醫院。馬尼拉日本人小學校即為當時的成果之一。
由於總督府對菲律賓日僑機構的經費挹注,自然也具備人才派遣的權力。從1930年代開始總督府多次派遣由臺灣方面養成的教師人才,遠赴馬尼拉日本人小學校任教。
然而在派任的過程,臺灣總督府也要考慮日本外務省、當地領事館與派遣學校方的意見,置身在多方權力下,如何選擇人才,成為總督府需要考慮的項目。(註3)從1930年代總督府派任馬尼拉日本人小學校的教師名單來看,總督府主要採取尊重派任學校與教師意見的作法。
例如,1933年最早被派赴擔任校長的日本教師河野辰二,即是受到長年在馬尼拉日本人小學校任教的光吉繁雄推薦。河野辰二出身鹿兒島,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任職臺北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他帶上同樣擔任教師的妻子,以及鹿兒島同鄉,且在同一所學校工作的小川勇前往馬尼拉就任。之後幾年被派往馬尼拉日本人小學校的臺灣出身者,也都是河野辰二推薦指定的人選,包含筆者曾在「名單之後」中介紹過的本橋正虎。(註4)
鹽月桃甫的學生在馬尼拉
這位小川勇並不是一般的教師,他在美術方面有著豐富的資歷。他在臺北師範學校接受圖畫教育,自1927年起多次入選臺灣美術展覽會,以及臺展海報的徵選比賽。(註5)從參展的次數與資歷來看,可以說相當熱衷於美術活動上。
1931年初,臺展審查員鹽月桃甫曾在臺北京町開設畫塾,教授人體、靜物、石膏寫生與美術相關知識。由於是平日夜間授課,適合像小川勇這樣白天有正職的美術愛好者學習。(註6)
向鹽月學習後,小川勇的畫風發生轉變,1931年第五回臺展的入選作品〈靜物〉可能是在京町畫塾的練習作。相比過去較為平整的筆觸,變得更加奔放強烈,造型也偏向立體派的形式。1932年第六回臺展的〈坐下(腰掛ける)〉,甚至採用躁動潦草、帶有動感的筆觸構成畫面,應該是受到風格前衛的鹽月桃甫影響。
帶著從鹽月桃甫京町畫塾學到的畫風,小川勇被派任菲律賓馬尼拉的日本人小學校任教。由於身處在當地日本僑民子弟就讀的小學校,且小川勇1936年便返回臺灣,我們可以推測鹽月桃甫的畫風並未透過小川勇在馬尼拉擴散出去。不過,不能排除小川勇有與菲律賓當地的職員或在地人士互動,或是參與當地的美術活動,這點還需要更多研究。
巴石河(Ilog Pasig)畔的現代風景
1933年5月,小川勇被派赴菲律賓,10月第七回臺展,遠在馬尼拉的小川勇出品了〈馬尼拉風景〉,可能是臺府展歷史上最早的菲律賓題材作品。根據報紙上刊載小川勇的送件地址為「臺北市京町」,而非小川勇以前在臺北西門町的住處,推測小川勇透過寄送作品至京町畫塾的方式報名參展。那麼,〈馬尼拉風景〉是一幅怎麼樣的作品呢?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小川勇使用受到鹽月桃甫奔放畫風影響下的風格,採用粗獷的筆觸勾勒、塗抹畫中的景物,表現躁動且不安定的氛圍。關於畫中的取景點,從畫面中可見幾個明顯標的物:佔據畫面右側主要面積的建築、左側的淺色桁架橋、右下角的船隻,還有遠方的高聳煙囪,能夠推測小川勇描繪的是馬尼拉某處河畔的景色。參考馬尼拉的地圖,最有可能描繪巴石河(Ilog Pasig),它是馬尼拉重要的水路與水源來源,見證了馬尼拉城市歷史的發展與變遷。
巴石河上有多座桁架橋,比對二十世紀初期馬尼拉的城市照片、明信片後,最有可能的答案是聖克魯斯橋(Santa Cruz Bridge)。這座金屬桁架橋於1902年完工,在戰爭時期遭到日本軍隊炸毀,戰後重建為麥克阿瑟橋(MacArthur Bridge),以紀念這位與二戰時期菲律賓有著重要關聯的美國將軍。
關於〈馬尼拉風景〉的作畫角度,我們可以參考一張美國國家文書暨檔案總署(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的照片,內容是1925-1930年的馬尼拉巴石河,位於照片最前方的是聖克魯斯橋。此方向很可能是小川勇取景的角度,不管是橋樑的結構,還是橋下隱於建築後方的拱形洞口,都有被畫家描繪。畫面右側的多角形建築,可能屬於照片右側橋旁的西式建築,結構大致相同,只是牆面的諸多細節遭到省略。還有高聳參天的煙囪管,對應照片右後方的工廠,推測是馬尼拉知名的製冰廠Insular Ice and Cold Storage Plant。最後,在巴石河上的許多小船,造型也與小川勇畫中的船相似。
從結果來看,小川勇描繪的是當時自己生活的馬尼拉現代城市風景,而非當時畫壇在描繪南洋(東南亞、太平洋群島)時所偏好的異國情調人物及景色。這種不尋常的視點,反映初到菲律賓生活的小川勇,以城市漫遊者之姿捕捉他對菲律賓自治前夕(1935年成立菲律賓自治邦,仍屬於美國統治下)的觀察。
小川勇在馬尼拉生活將近四年,〈馬尼拉風景〉不僅見證臺灣與菲律賓一度拉近的距離,體現當時臺灣總督府的東南亞政策,也反映傳承鹽月桃甫的畫風如何穿越洶湧的黑潮,「故國千里をへだつれど(縱使遠離故國千里)」,也能透過小川勇的畫筆,化作一片美麗的馬尼拉風景。
#名單之後318
註釋
- 影山知二著,《比律賓の全貌》,東京:愛國新聞社出版部,1941,頁186-187。
- 〈小川勇(賞與;出向)〉,《臺灣總督府檔案》,193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0237052X002。
- 陳世芳,《臺灣總督府對菲律賓政策之研究─—以文化面向為中心(1895-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 陳世芳,《臺灣總督府對菲律賓政策之研究─—以文化面向為中心(1895-1945)》,頁44;劉錡豫,【名單之後】困在馬尼拉的日籍教師:本橋正虎與〈マ二ラ籠城記〉,名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
- 〈臺展宣傳標當選者三十日決定〉,《臺灣日日新報》,1931-08-02(4版);〈臺展ポスター 入選者〉,《臺灣日日新報》,1929-07-07(7版)。
- 〈鹽月善吉氏が京町畫塾創設〉,《臺灣日日新報》,1931-04-09(夕刊2版);白適銘,《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9,頁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