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t category:文章

#畫家登山記

撰文|阮芳郁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專員)

說到台灣的膠彩畫家,首先會想到誰呢?郭雪湖 想必是許多人心中浮現的不二人選。

郭雪湖本名郭金火,1908年生於臺北大稻埕,在大稻埕第二公學校就讀期間展現繪畫才華,13歲進入台北工業學校就讀土木科後,發現志趣不合,便退學在家習畫。15歲時,母親帶著他至同位於大稻埕的雪溪畫館,拜職業畫師 蔡雪溪 為師,蔡雪溪以傳統神像繪製為業,教授弟子佛像與裱畫繪製,「雪湖」亦為蔡雪溪所賜名。

郭雪湖離開畫館後,自學膠彩,多取材北臺灣的風景,更屢次入選臺府展。著名的〈圓山附近〉、〈南街殷賑〉、〈薰苑〉等皆為他著名的膠彩作品,也是郭雪湖立基於努力累積的繪畫功底,勤奮寫生的成果。

郭雪湖的寫生地點不僅止於臺北地區,戰後他也曾多次赴阿里山寫生。值得注意的是,1956年郭雪湖的〈塔山煙雲〉,在繪製膠彩前,留下6、7件不等的速寫,其中包含鉛筆、水墨與水彩等媒材。由於膠彩的繪製過程繁複,需要一定的空間、時間與耐心,為了日後的膠彩創作,郭雪湖在數次的阿里山登山之途留下的素描與寫生稿,可說是日後膠彩繪製必要的前置作業。

(左)郭雪湖,〈塔山速寫〉,郭雪湖基金會藏。
(右)郭雪湖,〈塔山速寫〉,郭雪湖基金會藏。

觀看〈塔山煙雲〉漸進的繪製過程,足見從塔山的山形與山壁繪製、為日後膠彩作品的試色等嘗試。而今我們所見〈塔山煙雲〉完稿,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雲霧繚繞的山壁,更見以幾何形狀的堆疊、展現塔山山壁的嶙峋之貌,覆蓋在山體頂部的綠色植被,則可見膠彩獨有的溫潤色澤。相對於先前介紹過陳澄波的〈阿里山之春〉、抑或廖繼春的〈阿里山雲海〉,同一視角的塔山,你是否看見不同媒材之下,畫家們的「一個塔山,多種詮釋」呢?

郭雪湖,〈塔山煙雲〉,1956,郭雪湖基金會藏。
陳澄波,〈阿里山之春〉,1935,私人收藏。
廖繼春,〈阿里山雲海〉,1955,國立台灣美術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