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文課本看臺灣美術史
撰文|張哲維(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專員)
「你無意矯情地誇讚窮困年代,但你確信自己之所以不斷緬懷過往,最重要原因是那時代的大自然有尊嚴,一棵老樹或一條野溪,皆有其風情與故事。」——簡媜〈水證據——給河流〉
〈水證據——給河流〉是簡媜以第二人稱的敘事手法,讓冬山河與兒時的自己進行對話。自小生活在宜蘭冬山鄉的簡媜,對這條河流有著十分深刻的情感,因此也造就了他對土地、生態的關注意識,成為寫作的題材之一。
奠基於兒時的記憶,作者在文章最後進行了反思:「你還記得三十年前的河川自成一豐饒世界,稱作河川生態也好,讚為水性宇宙也罷,人不論引水耕作或岸邊浣衣、河裡摸蜆,皆是取一瓢飲之舉,而非逞一己之私,趕盡殺絕」,道出了時代快速演進之下,河流受到汙染破壞的無奈,同時也是呼籲人對自然的介入應有所節制、尋求天人間的平衡,令人想到孟子所言「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的觀念。
在現代化不如今日全面的日治時期,人與河流的互動經常可見於畫家筆下的風景,不僅是先民生活的圖像留存,其中更展現出「大自然的尊嚴」。例如陳澄波的〈洗衣〉、張清錡的〈水邊之女〉皆是以河邊浣衣為題,是臺灣早期相當常見的景象;或如佐伯久描繪鴨隻放養的〈養鴨人家〉,在課文中有一段相關的描寫:「鴨母船原是冬山河流域附近養鴨人家必備的交通工具,或用來游牧鴨群,或打撈浮萍、布袋蓮做為鴨食」。
另如在淡水河岸取景的畫作,河面波光與市鎮、觀音山間的對話,流露出和諧的氛圍,不同於今日河岸高樓林立、大橋貫穿河道的景觀。
隨著工業化與都市開發,河流之於人們的生活已不再重要,不只風采盡失,還很可能因為污染而面容丕變,成了被人唾棄、嫌惡的存在。
所幸,近年來也有不少市區河川整治成功的案例,像是高雄愛河、臺中綠川與柳川,還有新竹護城河等,都藉由改善水質與周邊環境營造等方式,一定程度地拉近人與河的距離,創造出更多的故事。
你的家鄉也有河流嗎?你有什麼與河流之間的回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