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文課本看臺灣美術史
撰文|張哲維(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專員)
「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項脊軒志〉是明代文人歸有光以自己的書齋為題所寫的短文,除了17歲時寫的部分之外,還有30歲的補記。
作者在文章開頭描述了自己如何佈置項脊軒,以及從日照、鳥鳴和月光等自然變化中,享受獨自在書齋的樂趣。
不過到了文章第二段卻話鋒一轉,開始描寫家族分崩離析導致的尷尬處境,接著又憶起死去的母親與祖母。到了文章最後——即作者30歲時——再補述「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透過書齋外種植的枇杷樹,表達妻子已故多年的哀戚。
歸有光藉由對空間、環境的書寫,抒發對家人的思念之情,類似的情感在不少臺灣美術史上的畫作中亦能見得。例如李梅樹入選第三回臺展的〈臺北病院之庭〉,是畫家在醫院照顧家人時所繪,儘管只是取景於醫院中庭一角,卻細膩地捕捉下陽光灑落於綠樹、建築和草地時的光影變化,流露出日常卻凝重的氛圍。另如李澤藩的〈病房〉架構出從走廊望入病房內、再看向屋外的空間層次,明亮簡潔但冷冽沉穩的用色,似乎凝結了病人與家屬的痛苦和煎熬。而何德來一系列描繪御茶水醫院的窗外風景,更是為陪伴生病妻子的紀錄當中,增添了時間的尺度,深化對情感、生命的體悟。
除了為空間注入情思,也有從畫室或房間物件的描繪,展現畫家個人的養成或品味。像是潘麗水的〈畫具〉當中,可見畫譜、展覽圖錄與速寫本,以及硯台、調色盤與各式畫筆,揭示出現代畫家的訓練背景及對媒材的掌握。此外,還有王坤南多幅以書齋為題的靜物畫,畫中陳列了洋娃娃、美術明信片與帶有異國風情的檯燈,頗有展示自身收藏與軟裝喜好的意味,類似於歸有光所寫的「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
你也會佈置自己的房間嗎?或是對什麼空間場合有特別的情感呢?作家與畫家們分別用文字和圖像刻劃下人與環境的連結,成為了雋永的藝術作品,或許我們也能試著用不同的手法,創作出富含個人生命經驗的作品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