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t category:文章

#從國文課本看臺灣美術史

撰文|阮芳郁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專員)

「又陟一小山顛,覺履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望前山半麓,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搖曳青嶂間。導人指曰:『是硫穴也。』」

——郁永河〈北投琉穴記〉

你曾去過北投嗎?

說到北投,你想到的會是…

也許有些人馬上聯想到溫泉、那卡西、溫柔鄉,或今日的觀光勝地地熱谷、北投圖書館、新北投車站,然而,在更早於觀光文化發展之前,就有清朝官員郁永河來台,「問番人硫土所產,指茅盧後山麓間。拉顧君偕往,坐莽葛中,命二番兒操楫緣溪入,溪盡為內北社」,前往北投找尋硫黃土的產地了。

鄉原古統,〈台北名所十二景–北投溫泉〉,1920。
圖片來源:余思穎主編,《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21,頁123

17世紀的北投尚未受到現代文明的影響,郁永河為走入這一帶的硫磺產地,除了請來番社嚮導協助指引,自己也必須格外小心地行走。「轉東行半里,入茆棘中。勁茆高丈餘,兩手排之,側體而入」,透過郁永河的描述,可見北投一帶的植被生態,高聳的茆草使人必須側身才能通行;而「炎日薄茆上,暑氣蒸鬱,覺悶甚」、「五步之內,已各不相見,慮或相失,各聽呼應聲為近遠」,茆林中不僅又熱又溼,茆草的高聳幾乎使人隱身其中,同行者無法看見彼此身影,只能聞聲辨位。

「復越峻坂五六,值大溪,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色。導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穿越茆草、再過五六個險峻的坂坡,嚮導告訴一行人,這裡的水源就是溫泉,而溫泉的發源地即是硫穴。

「余以一指試之,猶熱甚」、「又陟一小山顛,覺履底漸熱」、「風至,硫氣甚惡」,郁永河步於此地,手指、腳底乃至迎面而來的風,都能感受到硫氣的熱與臭。再往前走,卻是「草木不生,地熱如炙。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磺氣所觸,剝蝕如粉」、「穴中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終於抵達硫穴源頭,卻為硫磺氣的侵蝕與熱臭,嚇得無法睜眼、頭痛欲裂,只得不斷倒退,再也不敢向前了。後來郁永河更補充,回家後衣服上的硫磺氣味盤桓數日,硫穴滾沸的聲音也縈繞耳邊不去,對照來訪前對於北投採硫充滿冒險熱情的他,親身走過一遭,反而讓他從頭到腳被硫磺氣給嚇著了呢。

船曳實雄,〈硫磺谷〉,1927,入選第一回台展。

其實,作為硫磺的發源地,繼清治時期對硫磺發源地的探尋,日治以來逐漸有更多人群、聚落於此地發展,經濟活動與公共建設也日漸多元。船曳實雄曾繪製〈硫磺谷〉、鄉原古統的〈台北名所繪畫十二景—北投溫泉〉、以及在北投臥榻休養的陳春德,將所見的北投風景繪製成〈北投春色〉,有趣的是,陳澄波也曾於《臺灣文藝》雜誌上刊登過一幅「新北投驛」的速寫呢!從硫磺、溫泉、到大眾浴所與觀光名勝,至今北投仍乘載著不同階段歷史發展的痕跡,並結合當代的敘述方式,演繹著地方色彩。不妨仔細看看,在四幅日治時期的北投作品中,畫中的地點是今日的哪裡呢?


陳春德,〈北投春色〉,1947,呂雲麟紀念美術館藏。
圖片來源:顏娟英等著,《臺灣美術兩百年(上):摩登時代》,臺北:春山,2022,頁251。

陳澄波,「新北投驛」速寫,《臺灣文藝》第2卷第7號(1935-07),頁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