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登山記
撰文|張哲維(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專員)
上週我們介紹了因入選爭議而在畫壇掀起一陣波瀾的 #常久常春,事件中的「受害者」〈塔山〉屏風畫,以四個扇面的大尺幅呈顯出塔山的壯闊氣勢,視覺效果想必十分震撼。
事實上在這起事件前兩年,常久常春就上山去了,而且很可能有攻頂新高山(玉山)。
因為當年他正是以〈新高山〉入選第六回臺展(1932),而且和〈塔山〉一樣是屏風畫,不過是只有兩個扇面的二曲屏風,畫幅較為侷限。
但這並不影響他傳達山勢聳峻的意志。
這件作品由下至上大概能分為三個層次:前景的樹林、中景的山脈、遠景的山峰。每一層皆由山嵐區隔,刻意模糊彼此間的距離,進而拉出空間的深度、提升新高山的雄偉。
此外,筆觸線條也隨著遠近差異,而有逐漸模糊的趨勢。因此在前景可以看到極為細膩的線條勾勒出的片片樹葉,到了遠景的新高山則轉為側筆刷塗,堆疊出山勢走向與表面起伏。
若與照片相比對,可以發現〈新高山〉的取景位置,應是在名叫「西山」的地方。
西山就是今日所稱的玉山西峰,離主峰已相當接近,所以從這裡望去的山型才那麼鮮明。日治時期的新高登山路線,是以阿里山為起點,行經兒玉山(今自忠山)、鹿林山、前山(今玉山前峰)、西山、新高下(今排雲山莊)後,最終攻頂新高山。
由此推想,〈新高山〉彷彿是常久常春的登山紀錄,當畫中的風景映入畫家的眼簾時,意味著這趟旅程的目標就在前方,或許當時的他心中充滿雀躍興奮之情吧!
無奈的是,當常久常春決定再度以恢弘的山景之作參加臺展,卻未能得到完整展出的機會。那份從登山過程中得到的感動,是再也無法忠實地呈現了。